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我国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商务部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规定(征求意见稿)》。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新国标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层没错
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我国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商务部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规定(征求意见稿)》。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新国标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规定(征求意见稿第一层没错,内容包括:一是规范了31种食品、16种化妆品的包装要求,包括护肤水、散粉、洗护、牙膏等;二是大大简化了判断商品过度包装的方法,消费者只需要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体积,测量最外层包装的体积,通过计算,就可以初步判断商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第三,严格限制包装层数。食品中的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得超过三层包装,其他食品和化妆品不得超过四层包装。
食品标签禁用条款汇总(一般食品)(一)包装设计和材料:GB4806.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塑料树脂GB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塑料材料和制品GB480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纸和纸板材料和制品GB96852016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产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国家食品安全 袋干复合和挤出复合QBT10142010食品包装纸GB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包装不得使用再生废纸、再生塑料和酚醛树脂,不得使用工业石蜡。 食品包装上的油墨和颜料不应与食品接触印刷。
食品包装材料国家标准实施三天了。中秋月饼销售市场“减肥”情况如何?国家行业标准明确规定,月饼的包装层数不得超过三层;塑料包装产品不准是贵金属和实木家具;中秋月饼不与同类产品混装,外包装盒孔隙率不得超过30%。对《国家行业标准》实施日期(2022年8月15日)前制造的中秋月饼,可销售至失效日期;实施日期后制作的月饼应严格遵循国家行业标准。
离中秋节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中国各地都在销售中秋月饼。修订后的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食品、化妆品》修订为同目录第1号,8月15日正式实施。中国各地的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了国家行业标准的执行,加强了行政部门的定期检查和监督,广泛倡导环境保护,确保了国家行业标准的认真执行,让市场绕开了过度包装和“天价”的中秋月饼,从而为中秋节和国庆节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限制过度包装新规8月15日实施。月饼和粽子的包装最多不要超过三层。2022年5月2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第1号修订,将于今年8月15日实施。本次强制性国家标准修订旨在解决粽子和月饼过度包装问题,旨在进一步减少包装层数,减少包装间隙,降低包装成本。
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减少包装层数,将月饼和粽子的包装层数由不超过4层减少到不超过3层。二是压缩包装缝隙。这次月饼的必要空间系数由12降低到7,相当于包装体积减少了42%;粽子的必要空间系数从12降低到5,相当于包装体积减少了58%。第三,降低包装成本。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粽子,包装成本占销售价格的比例由20%降至15%;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下的月饼、粽子,包装成本占比保持20%不变。
我觉得这个要求完全可以解决现在的包装现象,因为往年粽子的包装都很高大上,影响了粽子在市场上的定价,给当地经济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个要求可以有效地控制这种行为。一方面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尽快实施新标准,让全社会尽快看到简易包装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企业有库存包装,要留出一部分时间来消化这些库存包装,避免浪费。
内容包括:一是规范了31种食品、16种化妆品的包装要求,包括护肤水、散粉、洗护、牙膏等。二是大大简化了判断商品过度包装的方法。消费者只需要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体积,测量最外层包装的体积,通过计算,就可以初步判断商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第三,严格限制包装层数。食品中的粮食及其加工品不得超过三层包装,其他食品和化妆品不得超过四层包装。
近年来,一些食品和化妆品企业过度包装产品,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这种“买赠还珍珠”的现象,不仅浪费资源,还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甚至污染环境,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食品化妆品》,旨在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包装浪费。新标准规范了31种食品、16种化妆品的包装要求,大大简化了判断商品过度包装的方法。消费者只需要看商品本身的重量或体积,测量最外层包装的体积,通过计算,就可以初步判断商品是否存在过度包装问题。
一楼没错。一个漂亮的大纸盒,内壁贴着缎面衬布,这华丽的包装其实只供一小壶茶。如果说在以前,厂家和商家可以凭借这种豪华包装偷偷享受卖个好价钱,但在未来,在各界人士千呼万唤之后,《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终于以黑粉色出现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上,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
这些规定的特点和立法目的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环境与资源法学研究所胡静博士,请他进行深入解读。超过三层视为过度包装。专家解读:规定如此细化是出于管理的需要,目的是为了更有效地遏制过度包装现象。什么样的包装才算过度包装?条例征求意见稿规定,商品包装在满足正常包装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其材质、结构、成本应当与所装商品的质量、规格、价值相适应。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减少包装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保护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商品的销售包装,不适用于商品的运输包装。第三条本办法所称过度包装,是指超出承载、防护、信息传递等适当包装功能要求,包装的材料、结构、工艺、成本超过必要水平,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范的行为。
第五条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商品过度包装的监督管理工作。发展改革、经贸、财政、环保、城管、物价等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第二章限制商品过度包装的一般规定第六条商品不经包装能够实现其流通和使用功能的,不得使用包装。第七条商品包装设计应当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要求。
9、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我国明确提出限制过度包装的法律是商务部发布的《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规定(征求意见稿)》。为了有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保护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倡导理性消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制定本条例,法律依据:《限制商品过度包装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了有效限制商品过度包装,保护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倡导理性消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制定本条例。